-
丹阳湖,古称“巨浸”,旧名“南湖”,又称“西莲湖”。《太平府志》载:丹阳旧多红杨,一望皆丹,故曰丹杨,杨与阳同音,遂称丹阳湖。丹阳湖位于当涂县城东南部,与石臼湖相通,东南角为江苏高淳县境。古丹阳湖原为江南著名的大泽,大致成湖于二三百万年前,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。约在春秋前期,古丹阳湖逐步解体,分化出固城湖和石臼湖。唐时,丹阳湖还是烟波浩渺,水天相连的泽国。后来,由于泥沙淤积和围垦,湖面日趋缩小,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,万山村位于大青山腹地的万佳山,四周群山环抱,依山而建,徽派建筑错落有致,绿树成荫,生态良好。那里的清新空气,蓝天碧水,远离污染。那里的氧气都是天然的,那里的动物、植物、人和谐生长着,一片自然的生态乐园。地址:当涂县护河镇境内门票:无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青莲书院是墓园后区的主要建筑,面积达300多平方米,门前匾额青莲书院是当代书法家范曾凭吊李白墓时的墨宝。书院内珍藏有唐代李白墓墓砖,及省市级书法名家书法作品,长期举办书法作品展览销售。 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采石矶广济寺,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,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,有安徽“佛教祖庭”之誉。据后汉东吴孙策的孙权把采石建为古渡镇,南北朝皇帝陈霸先(号武帝)于公元557年10月,易名为贺福寺院,他母亲常到寺庙吃斋念经,隋文帝,唐皇李世民,宋太祖赵匡胤,高宗赵构等都来此地朝山进香凭吊,宋天圣七年赵匡胤把寺名改为广济院。隋炀帝将次地称为采石,明洪武十二年(公元1379)僧人明满募捐重修,朱洪武亲笔提寺名广济寺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桓公井位于当涂县城东五里外的白��山上。据史书载公元三世纪,东晋大司马桓温镇守姑孰时曾百姓连夜凿井,恰巧井下有一泉眼,流水汨汨,清澈见底,便取名为“桓公井”。传说桓温还在此饮马,故又名饮马泉。唐李白、宋王安石等都有歌咏桓公井的诗篇。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唐代到清代石刻,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新市镇刘山行政村,向阳水库北侧的横山短崖上,距县城东35公里,总面积约300多平方米。《太平府志》载:石门“石形环奇,洞穴盘行,固有石门之称”,远望横山,两扇天然石壁,左右排列,状若大门,县左存右毁,左侧石壁刻有“石门”二字,字径1.2米横列2.1米,落款纪年因时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,志载唐时已有。保护范围:整个崖面。建设控制地带:整个崖面。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位于县城东南2.5公里处,与南部新城接壤,北距南京80公里,南邻芜湖18公里,处于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,宁芜高速、宁安城际铁路穿境而过,宁芜高速太白出入口可直达景区,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大青山岩壑灵秀,蜿蜒起伏,大小山峰二十余座,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。东晋大司马桓温曾屯兵青山,遥控建康;南齐山水诗人谢�I曾多次“双旌五马”畅游青山,并在山南筑室而居,称之为“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太平府文化园位于护城河西北角,占地150亩,依托姑孰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建有古城墙、传统民俗商业街区,沿河景观带、城隍庙、太平府衙等特色建筑,充分展示了当涂悠久的古城文化。地址:当涂县城内门票:无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从当涂县城出发,沿弯曲的公路走上十余里便可见蜿蜒起伏的群山。山不高,不过一二百米,却绿竹蓊郁、松柏苍苍。走不多时,见一山横卧,形如古甑,大约因此这里便有了甑山的名号。山中一寺,如被这有趣的巨甑怀抱围拢。远望,隐约可见间间楼阁,色彩颇具皖南民居风韵,形制又透露出古典寺院的端庄。因林木茂盛,山色与古刹相得益彰,清秀俊朗,出落得不带一丝俗气。 及至寺前,未见山门却先见一池一亭。水波不兴,清澈如镜,映出这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
-
甄山禅林最初建于唐代,是一座禅宗派系丛林式的寺院,有房屋99间半,是当涂远近闻名的十大古寺之一。目前,寺院的范围已扩大到1.8万多平方米,建筑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。寺内建设有佛殿、斋堂、客房等房屋70余间,其中佛殿9座,请供佛像100尊。由苏南香客资助建造的妈祖阁,别具特色,使甄山禅林成为我省第一座祭祀妈祖女神的寺庙。在市领导的重视下,寺内外的环境建设也相继建成,水电及通讯设施,一应俱全,可同时容纳……[详细]
发布时间:2024-10-18